陈建在英材公司绝对算是机电技术“大拿”,甚至在英岗岭这块地界都名气不小。他在原英岗岭桥二矿任过机电区班长、副区长,管着好些个技术工人。如今,担任英材公司的机电维修技师,环境在变,岗位在变,不变的是他日复一日的忙碌。他还是当年的他,一张沉静的脸,脸很英俊;一颗滚烫的心,心很纯粹;一双勤劳的手,手有绝活。

如果仅与陈建有一面之交或数面之缘,那就难言熟悉,只能了解到他的表象。大多数时间里,他不苟言笑,总觉得像是若有所思,表情冷峻沉静。听工友们说,这与陈建做的技术活有关,他总是时刻想着如何伺候好厂里那些“宝贝疙瘩”。最初,英材公司的关键设备谁也不熟悉,更不要说“吃透”,陈建白天在机器旁琢磨,闲暇与工友们切磋,夜晚还挑灯夜读,日积月累,没有理由不成为技术“大拿”。

慢慢熟悉陈建后,你会发现,属于“慢热”型的他,却有一颗热忱滚烫的心,与所有的“慢热”一样,让人舒适与安心。他愿意告诉你,他所知道的一切,包括艰苦摸索得来的技术和经验,都会一股脑地毫无保留地“奉献”出来。他的业余时间基本“奉献”给了砖厂,谁都明白,机器要坏是不打招呼的,白天、晚上,休息日、节假日,说“停工”就“停工”,陈建也得如影随行,这几年,陈建就是机器的贴身“保姆”。

原本能靠技术的“颜值”获得可观的收入,可陈建却偏偏留在这“夹皮沟”里,是什么魔力让他如此选择?陈建自己没说,工友们说不准。我想应该是割舍不断那份“英矿情缘”吧。

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己秋声。陈建和他的战友们,依然在守望中努力,在希望中顽强,只为待来年,秋风再起、秋果又黄。(文/图 刘清华)